《中国金融》|金融风险处置核心原则的借鉴与启示
危机表明,中国随着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占比持续上升、金融金融鉴启金融工具愈发丰富、风险传统信贷的处置替代渠道越来越多,金融市场的核心风险恶化和传染问题需特别关注,有必要将中央银行传统最后贷款人(LLR)职能拓展到最后做市商(MMLR)职能,原则以通过稳定抵押品价值来维护金融稳定。中国
MMLR是金融金融鉴启在金融市场出现集中抛售或交易停滞等问题时,通过买卖相关资产或接受相关资产作为抵押品等方式,风险帮助市场恢复流动性和融资功能的处置主体。以美联储为代表的核心几家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在危机救助中也承担了MMLR职能,针对更广泛的原则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进行救助。
中央银行MMLR干预应该尽量遵循下列原则。中国一是金融金融鉴启有明确的救助目标。MMLR干预的风险目标是修复失灵的市场,如干预失败,MMLR应有序关闭市场而非替代该市场,对于不具有生存能力的市场不应予以救助。二是以市场具有系统重要性为干预前提。MMLR干预的前提是,目标市场必须具有系统重要性,市场突然关闭会严重影响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或金融体系的稳健性。三是应降低道德风险。MMLR干预应实行惩罚性的买卖价差、利率、折扣率或费用,以降低道德风险。四是MMLR干预应是短期政策。五是事先声明结束条件。MMLR干预应事先声明结束条件(如设置结束时限或干预规模上限)或在市场状况恢复正常后结束。六是应保持透明度。中央银行应事先建立MMLR政策框架,明确政策目标、政策的适用环境、干预的手段及原则等。
国际金融风险处置遵循的主要原则
危机表明,金融机构特别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倒闭将使公共部门面临维护稳定和防道德风险的两难。为实现对金融机构尤其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有序处置,危机后,《核心要素》和主要经济体确立了以下几点金融风险处置的主要原则。
聚焦系统性金融风险。建立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核心要素》所强调的首要原则,是实施MMLR干预的前提条件,也是危机后各国进一步改革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的主要方向。
防范道德风险。对金融机构风险的处置,强调风险处置应首先“自救”,减少对公共资金的依赖。金融机构经营失败的成本首先由股东和无担保债权人承担,并尽可能寻求市场化处置,当股东和市场力量不足以化解风险时,存款保险基金、行业保障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及时介入。最后才可考虑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提供救助,以及使用财政资金对金融机构注资。原则上公共资金不应先于私人部门资金介入,一旦介入,必须有事后收费偿还等保全机制,还要有惩罚性利率等约束措施,以最大限度保证公共资金安全,防止过度依赖公共资金。对金融市场的救助也强调MMLR干预应实行惩罚性的买卖价差、利率、折扣率或费用。
风险有序处置。制定恢复和处置计划(“生前遗嘱”),假设金融机构出现倒闭风险时,金融机构自身及有关部门拟运用何种处置工具和手段,恢复经营或实现有序市场退出。加强对问题机构的早期、快速介入,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加强境内外金融安全网成员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确保信息通畅、合作有力。允许临时性的信息豁免披露和延迟披露,以满足处置需要。
关键金融服务不中断。为防止金融机构倒闭引起其承担的支付清算、信贷供给等社会经济功能中断,应当赋予有关部门足够的权力,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风险处置过程中关键业务和服务不中断。
明确处置资金来源。通过立法明确处置资金来源,事前建立存款保险基金、行业保障基金等处置资金,事后可从行业收费弥补处置当局花费的临时救助资金。作为兜底手段,也可考虑动用中央银行或财政资金参与处置,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但强调事后应由股东、无担保债权人或者金融行业来吸收公共资金可能承担的损失。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应对潜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部分国家还通过行业收费等方式,建立了专门的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进一步扩大维护金融稳定的资金来源。
处置成本最小化。有效处置机制应避免不必要的价值损失,寻求总体处置成本最小化。对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不限于注资和临时国有化,应创设更多市场化的处置工具和手段,包括转移资产及负债、建立过桥机构等,尽可能借助市场机制和资源化解金融风险。
司法原则不干预处置。风险处置由处置当局主导,法律应保障处置当局依法善意地实施处置,其处置措施不被司法限制或撤销。司法干预限于经济补偿方面。司法部门应通过加快司法程序等方式支持处置当局的处置工作。
善意履职法律保护。处置当局及其职员诚实履职、行使处置权力(包括配合外国处置措施所采取行动)时,法律对其采取的行动或出现的疏漏免责。
我国金融风险处置的实践和经验
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宏观经济的波动,我国金融风险呈现周期性变化。在金融风险集中暴露时期,我国平稳处理了大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风险,推动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藉此积累了丰富的处置经验。
(责任编辑:知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英国公共和商业服务联盟PCS)于当地时间9月1日表示,在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工作的外包员工将于下周新首相被选出的同一天开始罢工。据路透社报道,在英国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工作BEIS)的清洁工、保安 ...[详细]
-
转自:驻南非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据新闻24小时网站8月31日报道,农业、土地改革和农村发展部表示,正在考虑在下周内解除对未出现口遆疫地区的牛的运输禁令。8月18日,南非实施了一项为期21天的禁令,旨 ...[详细]
-
本报记者 殷高峰8月30日晚间,披露2022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6.90亿元,同比增加108.29亿元,增长14.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98亿元,同比增加163 ...[详细]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曾经估值高达90亿美元的血液检测公司倒闭,骗局女主角终受法律惩戒。据路透社19日报道,美国公司Theranos创始人伊丽莎白·霍姆斯因欺诈罪被法院判处135个月监禁。伊丽莎白·霍姆 ...[详细]
-
矫 月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呈现业绩两极分化的窘状:一方面,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业绩大涨;另一方面,下游电池生产商业绩下滑,并连带新能源汽车生产商业绩欠佳,甚至亏损。究其根本原因则在于“疯狂的锂价”。据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证券时报记者 赵黎昀时至9月,钢铁行业传统旺季来临,但期现货市场弱势表现延续。在行业利润水平较前期有所回升背景下,供给端恢复性增长与基建需求放量 ...[详细]
-
【高盛:如果能源价格持续上升 英国明年通胀或超过22%】财联社8月31日电,美国投资银行高盛近日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警告称,如果能源价格继续螺旋式上升,明年英国的通胀率可能会超过22%。该行指出,如果能源 ...[详细]
-
欧洲投资界高管看好中国:目前正是对中国内地进行长期投资的大好时机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香港《南华早报》21日报道称,德国安联集团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安联投资的首席执行官托比亚斯·普罗斯日前接受该报专访时表示,中国不是“风险地带”,目前正是对中国内地进行长 ...[详细]
-
来源: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坚决拥护党中央对王滨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的决定9月1日下午,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召开党委扩大会议,通报中央给予王滨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的决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涛主持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