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混入班级群“收费”该如何防范遏制
海凝
开学季,收费师生在为进入新学期忙碌,骗混骗子也“开工”了,入班浙江台州、该何嘉兴、防范宁波、遏制义乌多地警方近日发布紧急预警,收费提醒家长提防骗子混进班级群,骗混冒充老师以收取资料费、入班报名费等名义行骗。该何
骗子混入班级群不算“新闻”了。防范此前,遏制多地已经曝出类似案例,收费骗子不是骗混冒充老师就是冒充班主任,不是入班骗取学杂费就是骗取资料费等。尤其在开学季,处于集中缴费期,由于一些家长与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尚未熟悉,骗子更容易得逞。
那么骗子是如何混入某些班级群的?据警方介绍,部分班级群管理不善,给了骗子混入的机会;部分学生痴迷于游戏,被骗子利用了;一些班级群成员账号被盗后没有发现,或者发现后没有及时提醒群成员,导致骗子乘虚而入。进群后骗子还会拉上同伙协同作案,比如克隆班主任头像和昵称以骗取信任;再如,冒充家长已缴费以引诱其他家长缴费。
报道显示,已经有部分家长“中招”,向群里的骗子转账598元“资料费”等。显而易见,骗子一旦诈骗得逞,或者被老师、家长发现,就会溜之大吉。即便家长报警,也未必能抓住骗子、挽回损失。那么,如何严防骗子混入班级群呢?
首先,“群主”要对入群成员严格把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早就明确“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不管班级群群主是班主任还是其他人,都应该履行“群主”责任,比如设置“加群验证”,防止骗子随意进群。
其次,学校也要对班级群加强管理。既不允许在班级群收费、转账,也要规范班主任和其他老师在群里的言行,以确保班级群“干干净净”。如此,骗子即使已经混进班级群,不但企图无法得逞,还可能很快露出马脚。
其三,群里家长要谨慎转账。虽然孩子的老师、班主任值得信任,但也不排除骗子冒充“班主任”,所以,对于班主任发布的收费信息,家长们应该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核实,确认无误之后才能转账,否则就有可能被骗。
另外,针对骗子进群“收费”等现象,社交工具运营商应不断完善技术设防手段。一旦监测发现某些账号是骗子,既要封号也要报警处理,以斩断这类骗子诈骗之路。而警方除了提醒,也要探索相应打击手段。通过以上措施重重设防,争取不让开学季变成“诈骗季”。
(责任编辑:休闲)
-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石恩泽 深圳报道2200亿美元的史上“最贵”世界杯已经正式打响。东道主卡塔尔对阵厄瓜多尔的揭幕战刚刚开始3分钟,第一个争议判罚就出现了。一只脚形成的越位,科技最终证明了判罚的精确。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发行底价117元!锦波生物IPO转向北交所,去年盈利超5000万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原创 证券时报 梁秋燕 北证资讯从沪深IPO转向北交所上市,锦波生物加快上市进展,公司披露了北交所IPO方案,发行底价确定为117元,略高于该股 ...[详细]
-
防范网络攻击、入侵等行为!五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事关新能源车数据安全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据报道,工信部网站8日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其中提到,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网络攻击、入侵等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 ...[详细]
-
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5030万吨 旺季收购进度已超八成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31日 第 13 版)本报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杜海涛)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截至8月25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5030万吨,同比增加80万吨 ...[详细]
-
违规借用他人账户炒股12年累计亏损200万, 一名证券经纪人被罚3万元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又见证券从业人员因借用账号违规炒股被罚!4月3日,新疆证监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2022〕4号,对一名证券经纪人违规借用他人股票帐户进行处罚。决 ...[详细]
-
北京时间8日晚,美股周五开盘涨跌不一。投资者继续消化美联储对货币利率的评论。乌克兰东部地区火车站遭袭百余人伤亡事件引发关注。道指涨24.85点,涨幅为0.07%,报34608.42点;纳指跌65.87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吴晓求:要逐渐推动金融资产、特别是证券化金融资产、创业等成为人们财富积累的主要方式
每经记者 刘嘉魁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11月22日,2022中国资本创新成都)峰会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启幕。本届峰会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承办,以“凝聚资本力量 助力创新创 ...[详细]
-
作者 | 闰然负债买房的人有两个往往有两个认知,一是认为自己的收入包括家庭收入是会不断上涨的,未来能够轻松应对房贷,顺带跑赢通胀。二是坚信房地产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对房价的未来持乐观态度。在疫情这个大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