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一念之差网 > 探索
武汉押宝氢能源, “车谷”转型“氢都”?
一念之差网2025-07-06 06:45:44【探索】6人已围观
简介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车谷观潮零排放、长续航加氢10分钟,续航600公里海拔2000米、-30 ℃极端环境中也能轻松启动国内首款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将开展示范运营1
炒股就看,车谷权威,武汉专业,押宝源转及时,型氢全面,车谷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武汉
来源:车谷观潮
零排放、押宝源转长续航
加氢10分钟,型氢续航600公里
海拔2000米、车谷-30 ℃
极端环境中也能轻松启动
国内首款氢燃料电池乘用车
将开展示范运营
1
它来了!武汉武汉“氢”装上阵
8月9日,押宝源转东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2号园区,型氢氢动力实验室里,车谷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氢燃料电池系统零部件测试。武汉
“我们已经自主开发出了国内首款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东风氢舟H₂·e’。押宝源转”东风公司技术中心工作人员自豪地说,这是国内首款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即将开展示范运营。
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动力系统平台及整车开发”项目综合绩效评价顺利验收。这也是东风自主开发的国内首款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东风氢舟H₂·e”。
东风氢舟H₂·e搭载80KW燃料电池系统,即便在零下30℃的环境下,也能快速启动;加氢3分钟,续航里程能达到500公里;百公里耗氢量仅为0.751千克。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表示,该车整车性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加快实现燃料电池领域关键技术的自主掌控,东风公司加速氢燃料电池研发布局,在氢能领域推出了氢芯、氢元、氢舟技术品牌。当前,东风公司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系统搭载的产品即将在武汉经开区等地开展示范运营。
此外,武汉雄韬新能源总部项目近日在武汉经开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园正式开工。
作为能源行业的龙头企业,是国内外知名的出口型蓄电池企业之一,其掌握氢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在武汉率先布局加速氢能产业“弯道超车”。
该项目建成后,将与此前成功投产的武汉雄韬氢生产基地一起,成为集氢能源生产、研发、测试、展示和销售于一体的全国首个氢能全产业链基地,助力武汉打造“中国氢能枢纽城市”。
2
打破垄断 中国布局氢能源
作为未来清洁能源动力系统核心之一,氢能已成为全球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重点布局的领域之一。
而氢能源也是脱碳的重要解决方案,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截止2021年底,中国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近1万辆。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目前国际上能源汽车的发展热点,其以氢氧为燃料、排放物污染等优势,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实现真正零排放而深得各个国家能源的发展青睐,加之,氢能源燃料电池汽车效率高、续航里程强、加氢速度快等,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下一个前沿阵地。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预测,至2035年,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左右。
2022年3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氢能汽车领域,工信部列出的氢能汽车八大核心技术,武汉掌握了其中的六项。目前,武汉氢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未来2到3年,“车谷”氢能产业开足马力“加速跑”,燃料电池产业集群将在武汉强势崛起。
3
打造“氢都” 千亿产业集群态势初现
作为“中国车谷”,近年来,武汉经开区加快布局培育氢能汽车产业体系,全力协助企业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开展示范运营。目前,该区已集聚14家氢能产业相关的重点企业。首批5条线路、21台氢能源公交车,自2019年投入运营以来,累计运营里程已超过300万公里,减少碳排放超过400万吨。
这是武汉最大规模的氢能源公交车示范运营,武汉经开区也成为武汉市投放氢能源公交车数量最多区域。
据了解,从动力系统到车身,这批氢能公交均为“武汉造”。其中,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由雄韬、泰歌两家企业研发,车身由开沃汽车制造。
今年,由吉利星际客车和东风天翼提供的20辆氢燃料公交陆续在经开区上线投运,为广大市民提供绿色安全的低碳出行。
以及,2019年,湖北首个固定式加氢站在武汉经开区投用,设计日供氢能力1000公斤,三分钟左右可为一辆氢动力公交车加满氢气;
2021年,湖北首座固定式“四位一体”加氢加油站在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建成,建有两座加氢岛,日加氢量可达950公斤。
这一系列的项目落成,足以证明,发展氢能产业,推广使用氢燃料电池公交,武汉是认真的,且在稳步前行。
今年以来,武汉市发布《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市氢能产业链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量达到3000辆,建成加氢站35座以上。
聚焦氢能产业核心技术,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在武汉经开区先进制造产业园,有一张招商地图格外引人注目,上面标注了全区氢能产业布局,涵盖从质子交换膜、膜电极、氢燃料电池电堆到氢能整车生产制造的全产业链,氢能产业集群态势初显。
据悉,目前武汉经开已集聚东风公司、国电投、武汉理工氢电、众宇动力、雄韬氢雄等一大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氢能头部企业,还包括下游加氢站建设。
“这些企业大多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具备批量化生产能力。”武汉经开区先进制造产业区负责人表示。
根据这些产业布局,武汉经开区表示,将继续发挥汽车产业的发展优势,重点培育包括氢能在内的各类产业体系,着力提高核心研发能力。同时,进一步扩大示范运营体量,优先支持在城市公交等领域开展示范运营,力争到2025年氢能运营车辆达到2000辆,建设加氢站(包括混建站)15座。
很赞哦!(6)